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全球首臺鐵路跨越工程防護智能裝備長沙下線
- 分類:業界新聞
- 發布時間:2020-01-08 23:53
全球首臺鐵路跨越工程防護智能裝備長沙下線
- 分類:業界新聞
- 發布時間:2020-01-08 23:53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財經要聞
2020-01-07 23:40:52
全球首臺鐵路跨越工程防護智能裝備長沙下線
將使安全防護工程導致行車中斷的時長降低83%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記者 黃利飛)1月6日,由西南交通大學廣州研究院與長重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鐵路跨越工程KY-18型安全防護裝備在長沙下線。這臺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家伙" ,實現了鐵路施工、高速公路建設、電力線路拉通等場景中安全防護的自動化、智能化,填補了國際鐵路跨越工程防護裝備制造領域的空白。
鐵路跨越工程指橫跨鐵路線路的建設工程,一般包括光電纜拉通、公路建設等。這些工程在施工時,需對鐵路本身、施工人員等進行安全防護。
長重機器董事長羅向陽告訴記者,鐵路跨越工程的安全防護,一直以來是全球攻堅的難點。傳統的防護措施是人工搭建腳手架或防電棚,類似于樓房建設時外圍搭建的綠色防護網,需要鐵路部門多次協調、長時間中斷行車,而且安全隱患較大。
以一處高壓電力線路跨越工程施工為例,搭建腳手架時,需要鐵路部門至少給予4天4次、每次中斷行車90分鐘的封閉施工時間。而應用新下線的KY-18型安全防護裝備,只需封閉一次、中斷行車30分鐘,即可完成安全防護工程。
記者在下線儀式現場看到,KY-18型安全防護裝備是一個 "龐然大物" ,由鋼結構、全自動控制系統和絕緣防護網組成,完全展開后,整臺裝備以 "四只腳" 橫跨鐵路上方,最高橫梁的底部距鐵軌有14.5米。
西南交通大學廣州研究院董事長衛中安介紹,KY-18型安全防護裝備投入工程應用后,安全防護工程導致行車中斷的時長,將由原來的6小時降低到1小時,時長降低83%。除高效率、高安全性能外,KY-18型安全防護裝備還具備抗臺風性能,解除了腳手架存在的垮塌風險和臺風來時要及時拆除的麻煩。
[責編:李 慧]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新聞
版權?湖南長重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湘ICP備05001643號
關注我們
地 址:中國湖南省長沙市 開福區 湘江北路一段12號
電 話:+86-0731-85317111
傳 真:+86-0731-85317288
郵 箱:changzjq@vip.163.com